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闻周刊丨陈璐璐:最新共识打破学科壁垒,心糖合作推进心血管代谢疾病同质化标准管理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23/3/31 18:20:59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最新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陈璐璐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

每周心评论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近日,由内分泌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撰写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在第一届国际心血管代谢大会上发布,共识建议将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与ASCVD进行共病管理,以减少ASCVD的发生率和致死致残率。本期我们特邀该共识的核心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陈璐璐教授,对该共识展开深入解读与探讨。

国际心研究

01 EHJ:心衰“肥胖悖论”被推翻?

既往研究发现,心衰患者存在“肥胖悖论”现象,即身体质量指数(BMI)高的心衰患者,预后更好。然而,3月22日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的PARADIGM-HF研究最新分析推翻了这一观点。结果表明,不论是以体重指数还是腰围身高比作为评估指标,肥胖程度越高,心衰住院风险越高。研究基于PARADIGM-HF研究中8399名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人体测量指标数据,分析了不同指标对于心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未校正潜在混淆因素时,BMI≥25 Kg/m2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低于BMI正常的患者,但校正包括利钠肽在内的混淆因素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根据腰围身高比来评估肥胖,“肥胖悖论”现象更弱,并且可以通过校正消除。腰围身高比处于最高五分位者与最低五分位者相比,心衰住院风险增加39%。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d083/7072269?searchresult=1

02 NEJM:喝咖啡不增加房性早搏

目前,咖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续命神器”,但喝咖啡对健康状况的急性效应尚不清楚。3月2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CRAVE研究对此展开了探索。CRAV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单中心、病例交叉、为期14天的试验,纳入100名健康成人。试验发现,与不喝咖啡相比,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未显著增加每日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次数。这项研究还提示,人们在喝咖啡的当天走路较多(多走约1000步),睡眠较少(少睡约半小时),有较多室性早搏,但由于这些次要结局未进行多重检验而不能作为确证性证据。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4737?query=featured_home

03 JAMA Cardiology:阵发性AF患者的消融策略

增强大面积环形消融(WACA)能否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3月22日,JAMA Cardiology杂志发表的AWARE研究结果表明,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单次手术成功率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这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设盲的终点优势临床试验,纳入加拿大10个中心398例≥18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单WACA组(n=195)或双WACA组(n=203)进行肺静脉隔离。主要终点为术后91天至365天时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结果显示,单WACA组与双WACA组分别有52例(26.7%)和50例(24.6%)患者在1年内复发房性心律失常(RR=0.92,P=0.64),两组分别有20例(10.3%)和15例(7.4%)患者再次接受了导管消融术(RR=0.72)。两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分别为6.7%和6.9%。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article-abstract/2802860

04 JACC:心梗+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患者PCI,擒贼先擒王!

3月28日,JACC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探讨了梗死相关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罪犯病变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分析了CULPRIT-SHOCK试验中1015例梗死相关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其中550例(54.2%)患者合并心脏骤停,这些患者更年轻,多为男性,较少发生外周动脉疾病、GFR<30 mL/min,更常出现器官灌注受损的临床症状。无论患者是否合并心脏骤停,仅罪犯病变PCI是首选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1.029

05 JACC:心肺功能改善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心肺功能决定了人体健康水平,那么心肺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是否与死亡风险相关呢?3月28日,JACC杂志发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此进行探讨。研究纳入93,060名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均完成了2次症状限制的运动平板试验,并根据峰值代谢当量将参与者进行划分。中位随访6.3年期间,18,302名参与者死亡,平均年死亡率为27.6起事件/1000人年。无论基线心肺功能如何,心肺功能变化≥1.0个代谢当量与死亡风险呈反比。心肺功能下降>2.0个代谢当量,在低心肺功能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增加74%死亡风险,在低心肺功能不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增加69%死亡风险。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1.027

06 EuroIntervention:TAVI后30天心脏损伤恶化增加2年死亡风险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在EuroIntervention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30天内心脏损伤恶化与2年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研究纳入644名连续入组、接受TAVI的主动脉狭窄患者,并被分为5个心脏损伤阶段(0~4)。结果显示,TAVI术后30天内有22.2%的患者心脏损伤阶段发生了变化,同时伴随着呼吸困难程度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2年死亡率与TAVI术后30天内的残余心脏损伤相关(HR=2.97,P<0.001)。与TAVI术后心脏损伤阶段无变化的相比,30天内进一步的心脏损伤与更高的2年死亡率粗风险相关(HR=22.04,P<0.001),且TAVI术后30天内心脏损伤恶化是2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564,P<0.001)。

原文链接:

https://eurointervention.pcronline.com/article/impact-of-early-changes-in-cardiac-damage-following-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

行业心动态

01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重磅出炉

3月25日,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重磅发布。新版指南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总体风险评估是血脂干预决策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判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时应参照ASCVD总体发病风险。强调血脂检查的重要性,并对血脂筛查的频率和检测指标给出建议。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LDL-C仍是首要降脂靶点,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是首选策略,首次将他汀联合PCSK9抑制剂纳入降脂达标策略推荐。此外,指南还对合并其它疾病、特殊生理状态、儿童、高龄老年人及特殊血脂代谢异常等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给出了推荐建议。

原文链接:

https://rs.yiigle.com/CN112148202303/1449955.htm

02 美国声明:LDL-C检测应作为质控标准

近日,美国脂质协会(NLA)和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在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杂志发布声明,为应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发病率和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应将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心血管病预防和控制的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作者从患者、临床医生和卫生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血脂检测带来的获益,通过减少治疗医疗惰性、增加基于证据的他汀处方和依从性,适当的血脂测量有利于提高LDL-C达标率、减少ASCVD事件,并应避免不必要地启动非他汀类药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67723000144

03 美国声明:有监督的运动训练可改善HFpEF生活质量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在Circulation杂志发布科学声明指出,对于慢性稳定性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有监督的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是安全的。作者介绍了慢性HFpEF患者运动不耐受的机制及运动训练的获益,回顾了既往相关研究与目前运动疗法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建议。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0000000000001122

04 全球首创!具有PFA消融功能的左心耳封堵器

对于左心耳电隔离后的房颤患者,可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但目前的器械难以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新一代带有消融功能的左心耳封堵器E-SeaLA的推出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该器械利用脉冲能量消融技术,无需借助三维标测设备,仅靠DSA、超声的引导即可实现左心耳的消融与封堵。

05 全球首个脑卒中人工智能成像系统获FDA批准

近日,全球首个用于卒中的人工智能成像系统——Brainomix 360 e-ASPECTS已获得美国FDA批准。该系统由可解析的人工智能提供支持,评估非对比度CT扫描,自动生成ASPECTS评分,并具有独特的叠加热图,帮助临床医生评估CT扫描结果的卒中征兆,指导卒中患者的治疗和转院决策。

06 CSPE 2022成功召开

3月23日~2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双年会(CSPE 2022)在广州顺利召开。大会以“科学、创新、合作、共进”为主题,邀请了众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围绕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心房颤动临床与研究、室性心律失常防治进展等课题开展学术交流,全面展示了心律失常诊疗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和新成果。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彭龙妹



心血管代谢疾病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