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peutic Hypothermia: Cooling Heads and Hearts Improves Outcomes,Is the Evidence Clearcut?
院外心搏骤停(OOHCA)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针对OOHCA的有效复苏方法,低温治疗就是其中之一。在本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低温治疗改善OOHCA预后的话题再次成为芝加哥会展中心的亮点,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心脏研究所基金会Timothy D. Henry教授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enjamin M. Scirica教授分别从支持与反对两个角度对OOHCA后的低温治疗的机制与应用进行了详尽阐述,观点鲜明,发人深省。
乙方:证据不足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里格姆妇女医院 Benjamin M. Scirica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急救护理指南对低温治疗心脏骤停的推荐如下:VF或无脉性VT时,VT性OOHCA后有自主循环的成年昏迷患者应将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12~24 h(I类推荐,B级证据);其他骤停原因时,任何初始心律的院内心搏骤停后或初始为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搏的OOHCA后有自主循环的成年昏迷患者亦可考虑上述低温处理措施(IIb类推荐,B级证据)。同年的欧洲复苏指南则认为,低温治疗可应用于与初始非休克性心律或休克性心律相关的心搏骤停昏迷存活者,但用于源于非休克性心律的心搏骤停患者的证据水平较低。那么,我们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RCT方法学质量偏低 仅根据目前有关OOHCA的证据仍然无法得出明确结论,指南所依据的仍然是10年前的2个临床试验,其结果很可能与无法忽视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有关。例如,根据瑞典医疗紧急救助服务系统(EMS)1980~1999年的登记记录,在有目击者的心搏骤停患者2066例中,能够活着进入重症护理病房(ICU)的比例为32%,1年生存率为10%;而无目击者的心搏骤停患者791例中,上述数字仅为13%和1%;而类似这样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并未予以考虑。因此,根据方法学质量分级方法,我们认为上述研究的证据质量是比较低的,高水平、大规模、设计合理的RCT研究仍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重要问题仍然存疑 目击与非目击、VT/VF与非休克性、缺血性与非缺血性、恢复自主循环后的昏迷程度以及理想的低温治疗时间窗口不但是10年前2个临床试验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至今尚未明确的问题。就低温治疗本身而言,治疗窗口、低温方法、干预速度、目标温度、维持时间、回暖速度以及禁忌证等亦是尚未解决的问题。非休克性心搏骤停在OOHCA中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生存率(22.0%)与EMS抵达(3.3%)、EMS治疗(8.4%)后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且在观察性研究中,低温治疗的效果与VT/VF者完全不同,目前也仅有2个小型RCT探讨了这一问题,能够指导我们进行正确处理的证据近乎于零。此外,缺氧性损伤的机制还有哪些?心脏骤停是否仅仅是缺血时间延长的标志物?我们真的为OOHCA患者提供有效帮助了吗?
临床实践仍然受限 低温治疗要求多学科联动,对操作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操作方案更为复杂,人员、设备、药物、ICU时间等成本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低温禁忌证包括颤抖、低钾血症、低血压、胰岛素抵抗、心动过缓、出血、PR/QRS/QT延长等;回暖禁忌证包括低血压、低钾血症、低血糖、反射性体温升高等。此外,心搏骤停后约有67%的患者并发感染,以肺炎为主。低温治疗抑制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发生风险,延长机械通气与ICU住院时间,故在OOHCA后的应用受到进一步限制。